《浸大讯》- 香港浸会大学校友事务处

2023年5月
过往期数: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6
9
12
前往

才智・汇

凡事都有可能

浸大校董會成員何庭康校友專訪

何庭康校友早前獲委任為浸大校董會成員,他本身是執業會計師,同時出任和富領袖網絡督導委員會執行副總監、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菁英會執委。

何庭康校友 (會計) 早前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成為浸大校董會一員。由學生身份起步一路走到校董會殊不容易,加上畢業了十數載就能加入校董會更是年青有為,何校友實現了看似不可能的事,但他謙稱獲委任或許是跟他積極參與公職及社會服務有關。他珍惜服務母校的機會,期盼能為促進母校及學生的長遠發展籌謀獻策。

何校友出席一項活動時與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及 署理文學院院長周偉立博士 (中) 以及學生事務處輔導長霍廣賢教授 (左) 相遇並一起合照。

緣自入學前

何校友與浸大的緣分自入學資訊日開始,他透露當時參觀浸大後已對其蘊含人情味的氛圍留下深刻印象,這種感受在他入讀後更覺強烈。他認為校園雖然較細,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密切,他與許多同學、師兄師姐及老師都有互動交流。再者,他在浸大時期收穫甚豐,其中令他最難忘的是參加和富領袖網絡的經驗,有利他日後的發展。他分享道:「我不但可以進行義工服務,亦能獲得到內地交流及領袖訓練的機會,開拓視野之餘,更重要的是推動個人成長,建立強大的人際網絡,為畢業後的發展帶來機遇。」

何校友 (左二) 於浸大時期積極參與義工服務,並獲得到內地交流的機會。

何校友回到浸大,與校友事務處總監李惠儀博士 (左) 見面。

助人自助的喜悅

畢業後,何校友不忘在公餘時間參與社會服務,包括和富領袖網絡、香港菁英會、香港和富扶輪社、香港青年聯會、家庭與學校合事宜委員會及香港紅十字會等。他細說社會服務讓他體會到助人自助的喜悅:「我認為服務不單是幫助別人,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服務者亦會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驅使自己思考如何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長,對個人成長有所裨益,所以雙方均有得益。」此外,何校友透過社會服務瞭解自己,認清事業發展方向;於其中一間四大會計師行以及兩間香港上市公司獲得一定經驗後,何校友希望憑藉一路以來建立的人脈以及其專業知識,抓緊機會,開創自己的事業,因此兩年前他與合作夥伴共同成立了慧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何校友是香港和富扶輪社前社長。

何校友亦於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出任委員。

凡事都有可能

何校友坦言創業是一條漫長而孤獨的路,他解釋:「創業是由零開始,一步步走出來的,過程艱辛甚至是痛苦。當遇到困難時,事無大小都要自己處理及解決,不能假手於人。當老闆更需要肩負重大的承擔,以及擁有頑強無比的信念及鬥志,才有機會邁向成功。」要獨自挺過困境絕不容易,何校友藉著奧斯卡影帝湯漢斯主演的電影《刧後重生》得到啟發,電影主角堅持逃離荒島的故事儼如他創業過程的寫照,主角堅毅不屈的精神,使他明白只要抱著「凡事都有可能」的信念,就有機會排除萬難,走出困境。對於現今越來越多年青人勇於創業,何校友認為最好趁年青時創業,因機會成本較低,但提醒創業年青人尋覓志同道合的夥伴的重要性,這樣才能適時尋求專業意見;同時亦要訂立目標及時限,當未能於訂立的時限達到目標,就要懂得放棄。

畢業後何校友一直擔當和富領袖網絡的顧問,給予學生指導及意見。

樂做先鋒

何校友樂於與師弟妹分享經驗及心得,除了擔當和富領袖網絡督導委員會執行副總監,給予學生指導及意見外,他亦有幸加入了浸大校董會。由於何校友曾經是浸大的學生,故他深深理解學生的需要,期望將意見帶到校董會,務求讓大學的發展以學生為依歸。近年,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談及某些行業或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說法,何校友反而覺得危中有機。他相信善用人工智能會有助解決日常工作的難題,因此他正攜手與一家科技公司研發一套處理日常會計工作的系統,藉以彌補人手不足的問題。他表示:「我們應該樂於充當先鋒,比他人早一步發掘新事物。」他亦勉勵有興趣投身金融會計業的同學切勿因為人工智能的出現而氣餒,科技化的數據分析仍需依靠專業人才向客戶闡釋分析報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無可取代的。最後,他寄語同學必須擁抱科技,致力提升人際溝通技巧,方能於人工智能時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