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匯
推進創科,傳統革新
浸大校長資深顧問薛永恒先生專訪
前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先生於香港政府服務達四十載,最近他加入浸大出任校長資深顧問。薛先生希望憑藉他於創新及科技方面的經驗,為浸大籌謀獻策,令浸大的發展更臻完善。
將傳統科技化
談及由政府轉戰高等教育界時,薛先生滿懷熱誠地說:「大學是栽培未來社會棟樑的地方,我相信香港的年青人非常優秀,期望透過直接溝通,加強與他們之間的信任及尊重,從而有助推動社會融和,並與他們共同構建更美好的將來。浸大承傳了基督教文化,從管理層以至前線員工身上,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校園重視溝通及相互尊重的氛圍,最能打動我心。」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高等教育界作為未來人才的搖籃,必然是推進創新科技發展的中流砥柱。身為這方面的專家,薛先生強調浸大可把創新科技融入其策略發展。他認為浸大擁有不少科研的優勢,可為香港科創事業作出巨大貢獻。舉例而言,浸大於傳統中醫科研項目有極深厚的根基,我們可透過傳統中醫診症方法得來的數據與診斷結果作出分析,收集相互關係的資訊,建立大數據,以實證為本完善中醫診症,弘揚中醫藥理。另一方面,他對浸大發展藝術科技的努力予以肯定,皆因科技不但促使藝術表演無遠弗屆,更可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及藝術的創作空間和層次。此外,薛先生亦建議浸大善用創科研究成果,建立具效益的商業模式,服務社群,對大學的長遠發展將更為有利。
優勢互補
薛先生認為本地高等教育界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緊密合作,優勢互補,建立具效益的合作模式,達致共贏的局面。他闡釋箇中的理念:「香港的大學氛圍較自由開放,賦予教研人員進行更多自主性的研究,因此在基礎研究方面極為出色。但內地在應用研究方面則較為成熟,往往能有效地協助企業發展。要把研究結晶轉化成產品推出市場,需經過原型製造 (Prototype)、小批生產、繼而擴大產量、籌集資金及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等過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自然是集資方面的領頭羊,並有出色的專業服務。相對而言,內地高端製造能力極為強盛,並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及土地,有力減低生產成本。若兩地相互有效配合起來,定必大大提高整個大灣區的生產力和競爭力,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薛先生在政府服務時,接觸過不少浸大校友;在他眼中,浸大校友普遍包容性強,喜歡接受新事物。他表示在推展浸大的創科發展中,校友會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鼓勵在不同行業馳騁的校友與母校分享其面對的行業痛點,讓浸大研究團隊為其尋求解決方案,供行業試驗及應用。再者,校友亦可提供人脈網絡以至資金,協助相關產品進入市場。
超越期望
回顧四十年的政府生涯,薛先生於機電工程署服務的時間最長,並於2017年出任該署署長,當中經歷過不少變遷。他回憶政府九十年代初推行公營服務改革,包括於1996年成立機電工程營運基金。此後,機電署需與私人公司爭取政府部門的服務合約。這樣重大的轉變讓機電署同仁明白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性,當中的啟悟是:「不論什麼行業,都要以服務客戶為依歸。在瞬息萬變的世代,一個成功的服務機構,不僅要滿足客戶需求,更要超越客戶的期望,打動他們的心。這種以客為本的思維,亦適用於高等教育界。大學要持續追求至善,才能滿足,甚或超越各個持份者,包括學生、家長或社會的期望,這樣才能走在最前。」
性格決定命運
薛先生閱歷豐富;他寄語年青人:「性格決定命運」。他透露小時候,每逢上學前一晚他都會妥善準備好上學用的衣履及書簿,這樣他每天清早就能迅速地整裝出行。這種未雨綢繆的處事態度,方能隨時都能把握機會。再者,薛先生認為人與人之間要建立融合及互信的關係。常言道,治大國若烹小鮮,故我們無論處理大小事情,都應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若平時處事細心及有條不紊,上司自然放心委以重任。年青人要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就要從養成良好的習慣入手,因此他推薦校友閱讀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Stephen Covey撰寫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裝備自己,踏上青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