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汇
與第九屆傑出校友獎得獎人對話
第九屆傑出校友獎頒獎典禮已於6月26日在浸大校園圓滿舉行。四位傑出校友獎得獎人分別為:陳敬然先生 (體育及康樂管理學) 、羅冠蘭女士 (歷史學) 、邱浩波先生 (社會工作學) 及鄭婉華院士 (物理學) 。頒獎典禮後隨即舉行「與傑出校友對話」分享環節,讓傑出校友與學生、校友和嘉賓分享他們的勵志故事、人生智慧和個人經驗。
堅持不懈,邁向成功
有「風之子」美譽的陳敬然校友在滑浪風帆界備受肯定。他曾是頂尖的滑浪風帆運動員,兩度代表香港於亞洲運動會摘冠而回。在2011年退役後,陳校友回歸校園於浸大就讀,期望以另一身份繼續為滑浪風帆作出貢獻。陳校友在2014年畢業後加入香港體育學院擔任教練,並於2017年起接任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總教練。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栽培年輕滑浪風帆運動員,並帶領自己的團隊在國際比賽中爭取好成績,包括快將揭開戰幔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
雖然陳校友在滑浪風帆運動獲取過不少卓越成就,但他回憶起自己當年在比賽中初嚐敗績,都會感到沮喪失意。當時他的教練鼓勵他將目光從「贏得比賽」轉移至「享受比賽」。自此,他漸漸懂得享受比賽的過程,並一直堅守此信念。陳校友加以解釋說:「在體育比賽中面對失敗是在所難免,但我領悟到當我越在乎勝負,就會越容易失敗。其實,懂得保持專注、全力以赴及享受過程更為重要。」
陳校友自11歲起便參與滑浪風帆運動,當中經歷過無數挫敗,他與同學分享成功的秘訣:「人生難免會遇到失敗,不要輕易放棄。只要肯堅持不懈,成功就會近在眼前。」
台上一分鐘,台下一生功
香港著名表演藝術家羅冠蘭校友在戲劇、電影和電視領域享負盛名,屢獲奬項及殊榮。此外,羅校友亦致力培育年輕演藝人才。羅校友就讀於香港浸會學院期間主修歷史,她表示研究歷史有助於提升她分析劇本的能力。她相信學習歷史,鑽研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可以激發她的想像力,從而幫助她投入演繹的角色當中。
面對歷史學系同學的提問時,她指出具備表演藝術所需的技能固然重要;同時,她強調角色不分大小,要同樣尊重每個角色。她寄語師弟妹:「台上一分鐘,台下一生功,是展示一生努力的成果,因此矢志不渝地投入熱愛的事是至為重要。」
擇善固執
邱浩波校友在年輕時曾經親身體會到社會工作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因而立志投身社福界。擔任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行政總裁暨國際社會服務社亞洲及太平洋區總監多年,邱校友一直致力為社區不同人士和家庭提供全面支援服務。早於九十年代,邱校友更將兒童領養服務推展至內地。
作為到內地發展社會服務的先驅之一,邱校友與團隊於實踐社會服務時遇到重重困難,但他的熱誠驅使他勇往直前,衝破障礙。經過一番努力推進,他的機構最終成功在廣州成立服務中心。邱校友與同學分享面對困境的心得,說:「我們必須擇善而固執,並要保持耐性,這樣才能迎難而上。」
儘管投身社福界逾五十載,邱校友仍然滿腔熱忱,被問到如何保持初心,他回應說:「真正的社會工作者不會對社會福利問題視而不見,當我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一定會盡力尋求解決的方案。我深信我內心的一團火是不會熄滅。」
偉大是熬出來的
鄭婉華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及固態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她在人工微結構材料和半導體激光方面的研究備受肯定。鄭院士的研究為高性能光子晶體激光芯片奠定了關鍵原理和技術體系,於國內高端激光芯片的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鄭院士認為香港在金融、電子、醫術、建築和物理等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並且基礎堅實,因此深信香港的未來會越來越璀璨,定能為內地的發展作出貢獻。
鄭院士還分享了她對未來科研發展的見解。她說自然科學被劃分為各個學科,但基礎理論是共通的,「分久必合」是常態。因此,物理學的未來發展可能會涉及與不同學科的交叉合作。
最後,鄭院士以「偉大都是熬出來的」來總結她的分享,並引用珍珠的形成過程作為比喻。她指沙粒雖然微小,也可令牡蠣經過歲月的磨鍊而形成出珍珠,藉此勉勵大家即使每個人起初或許像細沙一樣的微不足道,但都不應低估自己的價值。
四位傑出校友的分享為與會者帶來了發人深省的啟悟,贏得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