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少人而言,音樂是娛樂、藝術,是生活品味,但對校友李璧琦來說,音樂是豐盛人生的訣竅。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從事演藝工作的李校友一直堅持回饋社會。她多年來透過教學,為懷抱音樂夢的人圓夢,自己亦在過程中,重新領略音樂的真諦:「我在建立他人的過程中得到感動,這就是音樂的意義,也是我花了十多年來得出的結論。」
力臻完美 爭取發展機會
李校友自小喜愛音樂。也許不少人對往外國讀音樂趨之若鶩,作為土生土長的音樂人,李校友卻有不同見解:「我能夠在香港讀音樂,很值得感恩。猶記得當初母親並不贊成我修讀音樂。那時我為了爭取實現我讀音樂這個夢想,與母親僵持了一段時間,幸好最後仍能得到母親的認同,讓我入讀浸大音樂系,才可以發揮所長。」李校友直言,自己能夠走上音樂路,並將深愛的音樂成為工作,家人的支持極為重要。
除了對音樂的堅持、對工作的熱忱,李校友強調自信也是成功的重要元素。「音樂界競爭大,音樂人追求卓越。我深信只要有自信,便有機會冒出頭來。」事事力臻完美的李校友自畢業後事業發展多元化,例如廣告錄音、電影插曲、節目主持、電視演員等,最近更拍攝電影及錄製唱片,作多方面嘗試。
教學相長 音樂啟迪心靈
演藝工作日增,與此同時,李校友仍堅持教授聲樂、唱歌技巧等。她的學生涵蓋老、中、青等不同年齡層,教學的過程更有助她反思人生。「有一次,有位學生唱到哭了,原來她遇上婚姻難題。雖然我不太懂得如何幫助她,但我建議她多聽一些正能量音樂,好使她積極面對當時的困局。後來她的婚姻好起來,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音樂就是最能夠啟迪心靈及表達情感的方式。這件事啟發了我,也令我找到音樂的意義。」
此外,她亦在年逾八旬的長者學生身上,深切體會到何謂堅持。李校友憶述,伯伯總是撐著手杖、由護士姐姐陪著來上課,每當眾人站著練習及學習呼吸時,伯伯也會堅持站起來,更反問:「人人都站著,我怎麼可以不站起來?」教學相長,李校友感受甚深:「伯伯的舉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忱及對學習的堅持,很值得我學習。」
自我挑戰 投身慈善工作
深信施比受更能體現音樂的意義,李校友決心作出新嘗試。去年夏天,她跟隨非牟利組織到內地探訪山區兒童,更為該特輯製作了主題曲。及後,她參與拍攝一齣電影,飾演一名患有自閉症小朋友的母親,這項工作對她而言甚有挑戰性:「電影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拍攝過程相當嚴謹,務求與二十年前的情景一模一樣,將事件真實重現。我有機會與當事人直接溝通,可以重新體會對方的經歷,對我來說很震撼。」最教她深刻的是,拍攝其中一個電影場口時,一直在旁觀察的當事人深受感動,她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
享受當下 唱出正能量
反思過去,李校友感觸良多:「經歷了過去一年,我的想法不同了。原來很想將興趣與工作劃上等號時,會不自覺跌入盲目追求結果的陷阱,從而忘記了享受過程,漸漸容易迷失。小時候,我以為音樂的意義是得獎、名氣、掌聲,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建立他人、在過程中得到感動才最珍貴,這就是音樂的意義。」李校友一路走來堅守信念,以音樂感動人心;展望未來,她將推出基督音樂唱片,透過音樂繼續向大眾宣揚正能量。
|
|
|
|
 |
 |
 |
校友李璧琦的學生涵蓋老、中、青等不同年齡層。 |
|
|
 |
 |
李校友在校友事務處舉辦,題為「在台上,我覓理想」的校友分享會上分享她從事演藝工作的經驗和心得。 |
|
|
 |
 |
李校友常與浸大老師們保持聯絡,其中包括陳少君老師(右)。 |
|
|
 |
 |
李校友最新錄製的歌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