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浸大∙訊》節錄了由校友事務處於2014年10月7日舉辦的「在台上•我覓理想」校友分享會的精彩內容。三位星級校友毛俊輝博士,BBS、張堅庭博士及李璧琦小姐分享了他們在舞台、文化事業及生命中的實戰經驗。
三位講者均為文學院校友,他們於開場的影片播放後,在一片熱烈掌聲中進場,與在場逾二百二十位同學、校友、教職員及大學管理層分享他們在舞台的經驗和真知灼見。毛俊輝博士自幼熱愛舞台劇,本著一股信念和努力將舞台劇化為自己的夢想事業。毛博士說,七十年代當他還是浸會學院學生時,香港人對舞台劇非常陌生。但他對舞台劇的熱愛驅使他自費遠赴美國修讀戲劇碩士課程及發展一己事業。他對自己的選擇從不後悔,並按步就班地於舞台劇上吸收經驗。今天,毛博士不止是舞台劇大師,還對粵劇和戲曲甚有研究。他的成功之道是「要準備為你的夢想犧牲」,他現正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於推廣戲曲給年輕一代的工作中不遺餘力。
著名導演張堅庭博士分享說:當初寫劇本和拍戲只為賺取生活所需。就是這樣,他拍攝了一系列《表姐你好嘢》的電影,叫好叫座。之後,他又發展飲食業,並從中了解到前線員工的培訓需要,將他演戲理論融入企業培訓,成為他在飲食以外的新生意。雖然業務眾多,他最愛的還是電影和寫作,因為這最能留存給後世,是承傳的開始。
而李璧琦校友自小熱愛音樂。她說浸大的音樂和聲樂訓練給她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發展一己事業。她亦分享她早年在選擇模特兒及歌唱事業的爭扎,及她拍劇時未能做到導演要求的辛酸時刻。不過,她從不放棄,並不斷自我反省及於他人身上學習。她的堅毅成就了今天的她。
分享會更設討論環節,由浸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潔華教授主持,台下同學踴躍發問。三位星級講者均認,成功是不會自己跑來的。要成功就要付出時間、汗水,亦要不斷從錯誤中領會和持續學習。當人有夢想和信念,凡事皆可能。
請按此瀏覽更多照片。
講者小檔案:
校友毛俊輝博士,BBS(英國語言文學)
毛博士於香港浸會學院外文系修讀英國文學,然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修讀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他五度榮獲由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的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及眾多獎項包括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的「藝術家年獎」,並於2007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及於2014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博士。他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
校友張堅庭博士 (中國語言文學)
張博士身兼電影監製、導演、編劇及演員,並獲出色成就。於80年代入行,參與製作之電影逾80部。憑著《胡越的故事》及《表錯七日情》,榮獲1982年及198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自90年代末經常活躍於各類型的媒體工作。
校友李璧琦小姐(音樂)
李校友自6歲便開始學習鋼琴,並於1995年開始接受專業聲樂訓練,舞台經驗甚豐富,獲獎無數。於2013年在無缐電視節目《星夢傳奇》中憑 “Think of me”一鳴驚人。
|
|
 |
 |
 |
三位講者毛俊輝博士,BBS、張堅庭博士及李璧琦小姐在一片熱烈掌聲中進場 |
|
|
 |
 |
毛俊輝博士,BBS |
|
|
 |
 |
張堅庭博士 |
|
|
 |
 |
李璧琦小姐 |
|
|
 |
 |
分享會有逾220人出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