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做「開荒牛」

姚慧儀校友專訪
姚慧儀校友(社會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樂觀積極,同時充滿活力的女性。她熱愛運動,身邊圍繞著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經常帶著笑容。但原來她任職營銷和公關行業多年,在市場營銷行業擁有豐富經驗,是一位堅強的事業型女性。
廣結友誼 擴闊社交
談到為什麼選擇社會學,姚慧儀校友自言喜歡了解個人行為,以至人類社會以及社會制度的運作方式。「社會學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探究社會問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希望以創新方式解決社會上的實際問題。」
學習期間,姚校友有很多難忘的經歷,她參加了台灣和上海的學術考察之旅,擴闊了在兩地社會學同學的圈子,對姚校友來說大開眼界。她還與許多同樣信教的朋友建立了聯繫,友誼從未褪色。「我未入大學時已受洗多年,但我對神的信念和人生的價值觀卻是深深紮根於浸大讀書時期。」
事業上的轉捩點
畢業後,姚校友投身公關廣告行業,期望能在商界發揮所長。她從一家廣告代理公司的客戶經理開始,後來跟隨可口可樂公司打入中國內地市場。姚校友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上海和北京度過,她回憶說,當初願意到內地當「開荒牛」的同事不多,女性更是寥寥可數。她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當時沒有想太多,收拾了簡單行李就出發,沒想到一待便是幾年。
姚校友在可口可樂公司中擔任過不同職務,主要是在營銷和營運方面。談到她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是籌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當時她擔任專營權總經理,負責與政府官員進行商議,並在奧運期間提高品牌知名度。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透過與全球各地的不同持份者合作,增強她對不同文化了解。
三個P法則
姚校友需要管理來自中國不同地區的團隊。她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團隊建設,細心傾聽同事意見。「現在回頭看,這個經歷成為我的一大財富,使我擁有豐富的同理心。」姚校友指出,在瞬息萬變的消費行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時刻關注消費者,而社會學方面的研究有助她的事業更加得心應手。
姚校友向年輕畢業生總結了三個P法則: “Persistence, Positive and Proactive” (堅持不懈,積極向上) 。此外, 她表示危機管理在所有工作中都至關重要。這一個技巧不能從學業中學到,而是從工作中磨練出來。對文化和政治的敏感度同樣不可或缺。從事公關界的年輕人應該對行業的一切充滿好奇,積極地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擴展工作範圍,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專注培育年輕人
回到香港後,姚校友成立了諮詢輔導公司,目標是鼓勵年輕人在事業上大展拳腳。她亦積極參與浸大導師計劃,為師弟師妹提供輔導。將來她已分配了更多時間來輔導年輕人,並與一所中學合作,培育學生領袖。她希望學懂更多輔導方法,可以適用於學生和年輕人,幫助他們建立更積極的人生。
保持積極思想
在空閑時間,姚校友喜歡馬拉松賽跑和單車運動,更會到海外參加比賽,雖然今年因疫情未能參與日本關西馬拉松比賽,令她感到有點失落。姚校友亦樂意與我們分享她的生活方式 : 努力塑造更好的身體素質、保持積極的思想,因為這是把積極的能量傳遞給他人的最佳方法。
|
|
|
|
 |
 |
 |
姚慧儀校友 |
|
|
 |
 |
姚校友跟隨可口可樂公司打入中國內地市場,成為她事業上的一大轉捩點。 |
|
|
 |
 |
姚校友喜歡跑馬拉松,經常到外地參與比賽。 |
|
|
 |
 |
熱愛戶外活動的姚校友尤其喜歡單車運動。 |
|
|
 |
 |
姚校友(左)與同學相約行山聚舊,非常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