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HKBU   |   ENG     
  
 
2019年11月
 
危中有機
盧炳松校友專訪


盧炳松校友(傳理)曾任職報章記者及多間跨國企業的公關部主管,人稱「公關一哥」。盧校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協助他服務的機構解決形形式式的難題和拆解眾多不同的危機,在業界中堪稱「拆彈專家」。

從記者到公關

盧校友年輕時盼望當記者,以開拓自己的眼界。為此,他報讀浸大傳理系。面試時,當時的傳理系系主任黃應士老師質疑他沒有看報章的習慣;家境不好的盧校友無奈指出,籌集二千元學費對當時的他來說,已相當困難,再無法負擔其他額外的開支,包括購買報章。盧校友坦白向黃老師說出自己的難處,並重申自己認同記者那份秉筆直書、尋求真相及社會公義的使命感,最後成功入讀傳理系。他坦言機會是要自己爭取和把握的。

畢業後盧校友當上了記者,一做便是八年。盧校友有感1997年後新聞業界的運作模式可能會改變,記者也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加上當時報章記者的薪酬較低,也令盧校友反思到:「公關行業與商業社會息息相關,發展空間會較大。」因此他便毅然離開記者崗位,轉行公關工作並開展另一番事業。

公關工作:開拓人際網絡及危機管理

1985年盧校友加入可口可樂公司,當時可口可樂在大中華市場仍需大量的宣傳工作和發展,因此盧校友悉力為品牌打入大中華市場。為此,他經常到內地為產品作宣傳,並積極為公司在中國建立人脈網絡及良好關係,從而與業界人士互相交流有用的資訊、經驗和建議,以利擴展市場。盧校友表示:「他們會提醒我,某些類型的廣告是禁止的,或哪些商業行為是不能做的。如果公關跟傳媒關係不熟稔,接收不到行內資訊,做事便容易碰釘子。」盧校友擅於建立人際網絡的才能大大協助了公司拓展業務,他也分享到:「我在2001年離開可口可樂公司的,在短短十五年間,中國已在可口可樂的全球市場中位列第五。」

公關工作要做得好,除了要建立人際網絡,危機管理也很重要。公關經驗豐富的盧校友表示他也有失手的時候。盧校友回想多年前有綠色團體對全港大豆類飲品進行抽樣檢查:「當時可口可樂旗下品牌的豆奶飲品是抽樣樣本中唯一採用不含基因改造大豆,豈料最後綠色團體以可口可樂旗下品牌的產品樣本在運送時意外被毀為由,沒有公佈相關樣本的測試結果。」他回想道:「那時我應先另行委託化驗所把產品作獨立化驗,以正公眾視聽並加以宣傳,想必能對銷售有幫助。」自此以後,盧校友學懂了凡事要預先作準備,盡量避免危機發生。

在公關行業的發展機會

談到公關行業的未來發展,盧校友表示現時入行當公關並不難,有商業活動的地方便需要公關。在社交媒體充斥的時代,公關角色顯得更形重要。「但若純粹專注公關工作,很快會被邊緣化,因為公關是純花錢不賺錢的部門。如公關能為公司增值和提供有用及適時的建議,發展機會相對較大。」他更形容公關就像「軍火商」,若無仗打,便會裁軍,環境越亂反而獲得更多資源和機會;若太平盛世,公關相對可有可無。

對於公關人才素質的要求,盧校友坦言目前要求比以往高,因現在很多公關事務都與政治有關。當公關必須抱著如臨大敵的心態。他認為心態比技巧更重要,並語重心長地說:「當公關需具備好奇心,主動學習和查找潛在的危機。但凡別人不做的、困難的,你經常做,總會有人注意到你,那時便可成為專家。」他鼓勵年輕人要秉持着永不放棄的精神,總會有人欣賞你的工作。

圓人所願 充實的退休生活

盧校友現已退下火線,但退而不休的他,於2014年創立了「基督為本基金有限公司」,協助晚期危疾長者離世前完成願望。成立基金的想法源於盧校友在迪士尼公司工作時接觸到「願望成真基金」,該基金宗旨是為3至17歲患重病的兒童實現願望,因而啟發了他在港成立以長者為服務對象的基金。目前盧校友與他的義工團隊已藉著基金屬下的「誠心所願」項目,為30多名晚期危疾的長者完成在世最後心願,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盧炳松校友
 
 
盧校友與浸大同學合照留念。
 
 
盧校友獲得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2018年傑出傳理人奬。
 
 
盧校友正在接受傳媒訪問。
 
Back to The BUddy Post November 2019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  支持浸大  |  更新個人資料  |  聯絡我們  |  訂閱  |  取消訂閱
與母校保持緊密連繫,立即讚好 「浸大校友」專頁
如欲暫停收取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的電郵訊息,敬請電郵至 alumni@hkbu.edu.hk.
© 2019 香港浸會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