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Eng
The BUddy Post
What's Up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周耀輝博士

《浸大‧訊》今期訪問了任教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憑流行曲《囂張》勇奪「CASH金帆音樂獎2013」最佳歌詞獎的周耀輝博士,與我們分享他對填詞、寫作和教學的熱忱。

記者: 可否分享由一個填詞人加入浸大當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的經過是怎樣?

周博士: 我是在2011年1月加入浸大的。2010年,我在阿姆斯特丹大學差不多完成博士課程,於是開始想自己的去向,發覺自己想在大學工作,教年輕人,與他們交流分享經驗,教他們應該知道的事情。其實我在1992年離開香港到荷蘭,生活了20年。回港住一段時間也是我想做的事情。當時浸大的人文學課程剛有空缺,於是我便申請,結果獲聘,就是這樣我開始在浸大工作。

記者: 你曾經及現在任教那些科目?有其他研究工作嗎?

周博士: 我在一個學年教四個科目,包括當代藝術狀態,從文化研究角度看當代藝術歷史及運作;創意產業理論及實踐,教些關於創意產業的事情,找業內人士與同學分享實踐上經驗;歌詞創作班,與同學研究怎樣寫歌詞;和性別研究。

在2011年完了博士論文之後,我做的都是較短期和較細型的研究。我剛取得一個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傑出青年學者計劃的撥款,用以研究移居北京、上海的香港創意文化人,從他們的經驗中明白兩地創意人的狀況及變化。此外,歐盟支助了三間歐洲大學做研究,因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都是從得阿姆斯特丹大學取得的,與他們關係密切,所以會共同研究印度德里及上海的單身女性。此兩個研究計劃都是我在未來兩至三年會專心做的事情。

記者: 聽說你跟學生上課是很互動的,你有那些特殊教學方法?面對學生,有那些難忘事?

周博士: 我是怕悶的人,假如我是學生,要上兩小時課,我也未必能專注。所以我要使他們有投入感,使他們覺得可暢所欲言。上課時,我希望同學稱我做「耀輝」,叫同學將自己的名字放在桌子上,方便我記得同學的名稱,建立親切感。我呼籲同學如有問題或意見都要大膽表達,我未必能有答案,但我可保證會認真處理問題。

我上課時,也會邀請同學發表他們的看法。當然在多人報讀的課堂如「性別研究」,互動是相對困難的。但我也會盡量邀請回答。我覺得能表達自己很重要。我要知同學在想什麼。我每星期要同學做一些練習,做一些與自己性別實踐相反的活動,如要男同學買女性衛生用品,女同學買色情雜誌等,以加強他倒對社會中性別權力分配的認識,然後請他們分享經歷及感想。

在當代藝術狀態課堂中,我會請同學分享他們最深刻的藝術作品,他們覺得是藝術品便可以。同學很珍惜這些機會,很喜歡分享,互動。

至於難忘的事,我曾在課堂播放一個剛過身、我所認識的唱作人Lou Reed 的音樂作品。原本我是十分平靜的,怎料突然有同學問我是否很不開心,我便流淚了。那是第一次在學生面前哭。當時覺得有點尷尬,但事後回想,這又何干? 流淚是一種表達吧。

記者: 對教育下一代,你有那些心得、感受及體會?你在教學上的抱負及理想又是什麼?

周博士: 其實我的教學經驗很淺,只有三年多。但我很喜歡教書。初時回港,因為聽過很多關於香港年輕人的負面說話,我也擔心自己可能會慢慢討厭他們。所以回港時我對自己許諾,如果一天我也投訴香港的下一代,那便是時候離開。但現在我還是很喜歡教學,與學生接觸,聽他們的抱負及理想。

可能與其他老師和長輩一樣,我希望他們好好做人,有能力去跟自己的夢想走。這世界有很多不同的路,選擇非一般的路會困難些,但希望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走下去,有更多選擇空間,我希望幫他們多一份勇氣,走自己的路。

記者: 你的歌詞以另類見稱,題材和風格遊走於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為何會選擇這條路線?在現今世代,你最想透過歌詞抒發什麼?

周博士: 我並沒刻意選擇寫詞的風格。我在香港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及比較文學,是所謂的「番書仔」。畢業後做第一份工時需用雙語,覺得自己中文很差,於是要惡補中文,拼命看中文小說。有天,我覺得自己可試試填詞,於是找我認識的黃耀明,讓我嘗試為達明一派填詞。我真的沒想過什麼風格,我只按適當的字、音韻、意象和主題去寫,我覺得過到自己關卡才給世界看。

我希望透過歌詞開拓另類世界。我的確覺得我們應有另類的想像。世界的真理和路有很多,亦有很多種世界。愛情是否一男一女,從一而終才是愛情。我想世界有選擇。青春就是有很多選擇。

記者: 填詞及寫作,跟教學有沒有關連的地方?把三樣工作都做得出色的秘訣是什麼?

周博士: 對我來說,寫詞、寫作、教學的目的都是希望有更美好,更廣濶的世界,有更多選擇。寫歌詞可接觸很多人,但限制很大,要在一百字左右,用幾分鐘去觸動和影響另一條生命。寫作的篇幅可大些,但接觸的人往往比歌詞少,讀者要到書局買書才看到。至於教學,是三種途徑上最密集式的。我面對面同學接觸,生命影響生命,教學就是有這種震撼。三種的途徑也有它的好處和難處,但歸根究底,我希望將我相信的價值說出來,途徑愈多愈好。

至於做得出色的秘訣,我真的不懂回答,並不是故作謙虛。我只能說,有些話我想說,想與更多人分享我對社會的信念,對世界未來的期望,由此世界可能會變得更好。我就是本心去做。

最後,我想說一件事作為這個訪問終結,有位同學回來浸大探望另一位教過他的老師,我們相認識了。之後,他告訴我這位老師的種種,這位老師對他影響多深,眼神中充滿敬意。我希望很多年之後,有我教過的學生會說著同樣一番話。

受訪者檔案:
周耀輝博士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獲取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他亦是一個資深及多產的填詞人及創作人,有「華麗詞人」的美譽,並屢獲殊榮。周博士憑流行曲《囂張》獲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金帆音樂獎2013」的最佳歌詞獎。周博士其他名作包括:《忘記他是她》、《忽然之間》、《色盲》、《佛洛伊德愛上林夕》、《麥當娜一吻》、《盲年》及《黑白》等。

 

 

 

周耀輝博士 (相片嗚謝李偉圖先生)

周博士勇奪「CASH金帆音樂獎2013」的最佳歌詞獎

他很喜歡與同學在家中天台燒烤

歌詞創作班於2014年假大學會堂舉行畢業作品演唱會

同學送別周博士,並順便在機場野餐


 
 
Back to The BUddy Post May 2014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   聯絡我們   |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