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還需靠自己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系主任鍾伯光教授撰文
最近在本港一份報章上看見以下標題:「港人懶運動;高血壓年輕化」。標題的內文是報道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統籌的體測計劃的調查結果。此調查訪問了8,200名不同年齡組別的市民,當中發現年輕女士最少參與身體活動,只有28%的受訪者可以做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或以上中、高強度運動的基本指標。而年輕女士中有14%的體重低於正常水平,這也反映出部分這個年齡群的女士過分追求瘦削體型的潮流。此外,調查亦發現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近三成受訪的中年男士患上高血壓。至於長者,則有四成屬高血壓。這些數字的確令人擔憂。因為市民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關乎到政府的整體醫療和護理的開支,而且亦影響香港整體的生產力。因此,我們必須對這個結果加以正視和設法改善。
保持身體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一個重要承諾。雖然每個人都認同健康的重要,但當被問到平日有否做些促進身體健康的運動時,便會為自己堆砌一堆籍口,其中最常用的是沒有時間,放工的時候太累了等。港人工作忙碌,工作時間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如果我們都認同健康比財富更加重要的話,那麼無論怎樣忙碌,我們都需要抽出一些時間來做運動,這也是對維護自己身體各種機能和身心健康的最基本責任。
運動不足是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的危險因子,如果你不想自己患上這些危害身體健康、生活質素、甚至生命的疾病,那便要及早醒覺,不要再為自己編織不做運動的籍口。其實,只要你能夠下定決心,給自己六個月的適應時間,並且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參與運動,你一定會享受到運動帶給你的滿足感和在健康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