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HKBU   |   ENG     
  
 
2016年6月
 
社會科學院校友活動情報
 
社會科學院校友徵文比賽結果

為慶祝社會科學院(社科院)建院45周年,社科院最近邀請校友參加「校友徵文比賽」。評審小組在芸芸參賽者中評選出三篇最精彩的文章,勝出的校友獲學院頒發現金獎,金額分別為冠軍港幣$7,000, 亞軍港幣 $ 5,000及季軍港幣$ 3,000。頒獎禮於4月21日在浸會大學會議廳舉行。

本次徵文比賽的命題為「你的專業提供什麼機會去塑造2061年的社會」。社科院希望藉此活動讓校友與學弟妹分享相關信息,讓同學洞察到周遭有龐大的機遇,鼓勵他們把握機會拓展未來。參賽的校友必須要自訂文章標題及提交不多於800字的短文供評審小組評分。

陳海琳校友(地理系)榮獲今次徵文比賽的冠軍。她的文章標題為「我們能利用嶄新空間視角來決定發展策略」(直譯)。陳校友在短文中,列舉了大量生活實例以證明「地理學是十分重要的知識,讓人明白本土及區域性怎樣影響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的轉變。」(原文直譯) 評審小組認為這篇文章主題明確,內容甚具啟發性。評審小組全體成員認為文章的原創性、創意,以及書寫技巧均是最優秀的。

何雪真校友(中國研究)則贏得比賽的亞軍。何校友利用對話式寫作法,編寫了一篇名為「一扇門」的故事。故事記錄了2061年一個喬遷派對中七位校友的有趣對話。他們討論的重點是社會科學院畢業生多樣的發展路向。何校友在結語中寫道:「社會科學院的畢業生具備全人發展的七個重要屬性, 即公民意識,知識,學習,技能,創意,溝通和團隊協作。這些屬性讓我們了解和配合社會最新的發展,使社會科學院的畢業生在變幻的2061年也不被淘汰…」(原文直譯)

季軍文章『「更快、更高、更强」的奇幻世界』是出自蔡芃校友(運動與休閒管理)的手筆。蔡校友從她休閒管理的專業角度出發,想像到先進的科學技術會令2061年的社會變得更健康及更完善。她認為人工智能及虛擬技術為世界帶來多種好處,不過她也指出「使用高科技設備會引起不少法律問題,例如若高科技應用在田徑項目時會引起公平的爭議。另外,科技會令數據攝取變得更容易,不過同時亦會衍生私隱問題。」(原文直譯)

比賽評審圑成員包括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黃景博士、地理系助理教授戴高德博士、政治及國際關係助理教授康怡博士、歷史系助理教授帥德威博士、體育系助理教授金承模博士、社會學系副教授阮丹青博士,以及社工系講師吳兆雄先生。
徵文比賽冠軍陳海琳校友接受社會科學院院長貝力行教授頒授獎狀。
 
 
浸大社會工作系校友會舉辦學長計劃

浸大社會工作系校友會每年均會舉辦學長計劃予社會工作系的應屆畢業生。本年初舉行的啟動儀式,讓學長與學子建立聯繫;隨後於3月及4月舉行的校友分享講座和一連兩天的模擬面試,備受畢業同學的歡迎和讚賞。 校友會於5月9 日舉辦了第二次的學長學子聚餐以加強彼此的聯繫和溝通,共30位同學和校友出席。
4月舉行了模擬面試。
 
 
校友與應屆畢業生分享工作經驗。
 
 
共30位參加者出席學長計劃的第二次聚餐。
 
 
社會學系60周年晚宴

社會學系和其學系校友會於5月28日假郭鍾寶芬女士康體文娛中心舉行學系60周年晚宴;約170位嘉賓,包括來自五個年代的校友、同學、前任教師和同事出席。席間,社會學系向五位同學頒發獎學金,嘉許他們的卓越成績。晚宴的亮點為播放概括了學系往昔發展和人物的投影片,以及老師和同學的深情分享。參加者於晚宴上緬懷昔日歲月及拍照留念。
 

嘉賓主持切燒豬儀式。
 
 
參加者舉杯祝賀社會學系成立60周年。
 
Back to The BUddy Post June 2016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  |  支持浸大  |  更新個人資料  |  聯絡我們  |  訂閱  |  取消訂閱
與母校保持緊密連繫,立即讚好 「浸大校友」專頁
如欲暫停收取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的電郵訊息,敬請電郵至 alumni@hkbu.edu.hk.
© 2016 香港浸會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