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HKBU   |   ENG     
2014年7月
 
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潘頌禧(中文新聞)
 
今期《浸大‧訊》訪問了中文新聞系校友, 「瓜破網上蛋糕店」店主之一潘頌禧校友,與我們談談他經營蛋糕店的理念和心得。

記者:為甚麼會選擇不做記者而造餅創業?

:我於2004年畢業於浸大傳理學院的中文新聞系。畢業後,我曾於數間大型中文報章擔任記者。做了4年後,我發覺自己的事業停滯不前。由於我酷愛日本文化,於是我便於2009年毅然辭職遠赴大阪修讀日本語。其後,我很慶幸能獲取「香港日本文化協會」頒發獎學金,入讀「大手前製菓學院專門學校」的製作蛋糕甜點課程。修畢後,我返港於大型連鎖餅店工作了半年。累積了本地市場的經驗後,我便決定開始經營自家餅店。

記者:你怎樣推廣你的產品?可否分享三款最受歡迎的蛋糕?

:我與合作伙伴羅偉兆先生一起於2012年創辦「瓜破網上蛋糕店」。公司主力以網店模式,透過網上平台包括Facebook、Twitter、Blog及網站去宣傳我們的製成品和給客人訂購。我們的路線是高級日式西餅,主要顧客對象為20-40歲的辦公室女性。開店至今,漸漸積累了不少顧客,有了口碑,亦有不同飲食雜誌訪問過我們,所以顧客漸多。近年,我們也加強與信用咭公司合作推出優惠,效果理想。

至於我們最受歡迎的三款蛋糕分別是「和」、「奏」和「輝」。這些蛋糕的味道和造型都非常受辦公室的女士追捧。

記者:造美味蛋糕有甚麼秘訣?

:其實,造蛋糕沒有甚麼特別的秘訣或特定的食譜。製造美味的蛋糕必須採用正統方法,配合恰到好處的食材。

記者:你最欣賞哪位蛋糕師傅?

:我最欣賞日本頂級甜品大師柴田武先生。他以其名在日本創立了“Chez Shibata”品牌,他融匯法式甜品的風格,使每款甜品都有獨特的個性、顏色和造型。他在香港也開設了一所分店。

記者:可否分享一下做蛋糕生意的苦與樂?會堅持下去嗎?

:我選擇賣蛋糕是因為我享受造蛋糕。由於香港的吃蛋糕文化不及日本普遍,所以在香港經營蛋糕店是有一定的難度。日本人很喜歡吃蛋糕和送蛋糕給朋友作禮物,而且大部份的百貨公司都設有蛋糕和甜品部門方便顧客選購。相反,香港人只喜歡在特定日子或節日如生日會、歡送派對、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等才會買蛋糕與友人慶祝一番。另外,經營蛋糕店是非常困身的。我和羅先生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逾10小時。很多時候,我們都犧牲了自己和私人空間,所以我們的時間管理一定要安排得很好。我們也要按照顧客的需求及數量造蛋糕,以及確保安全及時運送給顧客。質量方面,我和羅先生都要求很高,所以會不斷研發新口味和新蛋糕造形去滿足客人的需要,這給我們很大的成功感。不過,在香港開門市,尤其是在市中心的地舖,租金實在太昂貴。我們也很期待將來可以有能力開一所門市蛋糕店。雖然我們利潤不多,但是我倆對這門生意的前景感到樂觀,會繼續努力向目標邁進。

記者:《浸大‧訊》的讀者可否享有購物優惠?

:當然可以。讀者們可以以95折優惠價購買本店蛋糕,並獲免費送貨到地鐵站沿線的服務。詳情請瀏覽本店的網址http://uriwari.hk或登入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uriwari.

受訪者檔案: 潘頌禧校友為傳理學院中文新聞系畢業生。於2012年與伙伴羅偉兆先生創辦「瓜破網上蛋糕店」,網址http://uriwari.hk

潘頌禧校友(右)和他的合作伙伴羅偉兆先生

 
 

最受歡迎的三款蛋糕:「和」(圖二)、「奏」(圖三) 和「輝」(圖四)

 
 

潘校友製造蛋糕、設計造型及包裝都不遺餘力,一絲不苟 (圖五至圖七)

 
Back to the Buddy Post July 2014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基金電子通訊  |  支持浸大  |  更新個人資料  |  聯絡我們  |  訂閱  |  取消訂閱
與母校保持緊密連繫,立即讚好 「浸大校友」專頁
如欲暫停收取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的電郵訊息,敬請電郵至 alumni@hkbu.edu.hk.
© 2014 香港浸會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