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高永文醫生於11月27日在校友事務處舉辦的「醫者.仁心 - 與高永文醫生對話」公開講座中,分享了他多年來在不同工作崗位的難忘經歷。在著名跨媒體文化人鄭丹瑞校友主持下,高醫生細述了他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並充分展現了他作為香港公共衞生服務領袖之智慧和魅力。
帶領醫護團隊打最艱難一役
本身是骨科專科醫生的高永文醫生,於1991年加入新成立的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踏上行政之路。於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在港爆發期間臨危受命擔任署理行政總裁,高醫生坦言這是他的醫療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他回想當時的心情:「面對疫症肆虐及公眾恐慌,整個醫護團隊承受的壓力很大。大家只知道要堅守崗位,希望盡快控制疫情,維持穩定的醫療服務和市民的信心,自己的生命反而沒有想太多。」回顧在醫管局任職的十多個年頭,高醫生以「無悔」二字總結自己的工作,皆因已盡全力為市民改善公共醫療服務,亦為自己所作的每一個決定負責,因此能夠坦然面對和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加入政府「熱廚房」
2012年高醫生再度上陣,出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他感謝一班專業實幹、敬業樂業的團隊的努力,為本港醫療制度和公私營醫療系統的發展訂立明確方向,提升及保護公眾的健康。被問到其醫護專業是否有助勝任局長一職,高醫生表示:「由醫生出任此職位,實屬偶然而非必然。」他謙稱自己只是盡力去凝聚醫護界的力量,是其中一位擔任領導的角色而已。
除了擔任局長以外,高醫生亦身兼多項公職,是位出色的社會領袖,因此先後獲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及銅紫荊星章,以表揚他在公共衞生界的卓越成就及貢獻。
回歸本業
卸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後的高醫生選擇重新投入私營醫療市場,回歸他作為骨科醫生的本業。與此同時,高醫生亦積極推動本港的中醫藥發展,在講座上亦不時被問及他對中、西醫學結合治療的意見。高醫生認為:「一切的治療應以病人為中心,我希望醫學界能夠從中、西醫各取所長,為病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高醫生這份熱心和堅持,同樣也體現在他對自己的評價中:「我也有不少瑕疵或力有不逮之處,但我一定會謹慎地作出每項選擇、盡力做好每件事。」面對不同的競爭和挑戰,高醫生亦寄語年輕人立志要高,心態要正確,本著香港人無懼艱辛、排除萬難、全力以赴的精神,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自處。 |
|
|
|
 |
 |
 |
榮譽博士高永文醫生主講「醫者.仁心 - 與高永文醫生對話」公開講座。 |
|
|
 |
 |
高醫生(前排中)在公開講座當日與母校皇仁書院的師生合照,並以自己的經歷勉勵年青學生。 |
|
|
 |
 |
現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與校長錢大康教授(右)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上向高醫生(中)送上祝賀。 |
|
|
 |
 |
高醫生出席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之榮譽博士晚宴2018。 |
|
|
 |
 |
高醫生(左)與前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鄭恩基先生(右)於大學為鄭主席安排的歡送會上合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