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楊明霞醫師是浸大中醫藥學院第一届重點培訓的學員之一,先後取得中醫學學士、生物醫學(榮譽)學士,以及中醫學(內科)碩士學位;去年更獲取「龍的文化」創辦人蔡宏烱先生頒發奬學金 ,修讀博士課程,研究日趨普及的慢性皮膚疾病-玫瑰痤瘡。楊醫師曾參與有機中藥護膚品研究及發展,對中醫皮膚及美容方面有深入研究。她去年初的著作「養生•養顏 – 讓人年輕10年的45個好習慣」更入選香港金閱獎2015的醫療健康組別最佳書籍最後15強,並在半年間加印至第五版。
究竟她為何會選擇修讀中醫及專研中醫皮膚科?她說:「小時看見母親經痛很辛苦,直至後來看了中醫並服用中藥調理,病情始有所改善;而小時候經常咳嗽,也是看了中醫病情也才得以舒緩,所以自小對中醫學便很感興趣,立志要修讀中醫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楊醫師對中醫皮膚學的興趣源於大學二年級,當時她因讀書壓力而導致滿面暗瘡,愛美的她便不斷翻閱中醫藥文獻,誓要想把暗瘡問題根治;再者,她在1999年往北京遊學時得到專門研究中藥美容、現為浸大臨床部副主任、首席講師的黃霏莉教授之啓發,自此便鍾情於中醫皮膚學。
熱愛中國文化的她對太極、中國舞、茶道及古琴都十分熱愛,並認為中醫學既是中國人的醫學、也是文化,它是經過長期臨症實踐及診療經驗累積而成的,惟在世界文獻中,卻沒有太多關於中醫對皮膚科的治療,因此她希望把中醫皮膚科引進世界學術舞台,讓更多人認識中醫學之療效;她更認為食療、針灸、穴位、經絡推拿,以及太極等運動,均可幫助預防慢性疾病,多做更可達養生之效。
楊醫師除了平日在其診所應診外,也常抽空到老人院及社區中心義診,並特別關懷獨居老人及小孩;她亦認為普及教育很重要,故不時會在講座、著作及專欄等分享中醫健康常識,讓普羅大眾、以至弱勢社群獲取更多中醫學的基礎知識,從而加強他們的自理能力。楊醫師並將設立慈善基金,幫助有需要人士。
到底楊醫師有什麼養生祕方?她認為應先找出自身興趣及工作兩者間之平衡。雖然日常診症工作已十分繁忙,她仍持之以恆去學習太極和中國舞蹈,同時利用中醫相關知識自創經絡操以預防慢性疾病;更會親自調製保健食譜及茶療湯水。
楊醫師更借此機會感謝兩位啟蒙老師,一位是梁榮能教授,早年給予她教書機會,助她改掉了自小嚴重口吃問題,並在中醫博士的課程中給予孜孜不倦的指導;另一位則是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李敏教授,她那份堅強及刻苦耐勞精神,讓她成為了楊醫師畢生的學習對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