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聰校友是2014年視覺藝術院的畢業生。畢業後,他一直以油畫作為創作媒介。他先後以浸大的畢業作品獲得傑出藝術新秀獎及西方繪畫新秀獎,「得以獲獎可能是欣賞我較用心吧!」他並不曾為此而感到飄飄然,坦言只當作一種繼續前進的鼓勵。
劉兆聰正如大多數新進的藝術家般,租了細少的工作室,每星期用上三數天埋首於創作世界中;但因生計及為維持工作室的日常開支,其餘時間就得四出找尋兼職,如為畫廊作場地佈置、教授繪畫及攝影等工作,「藝術的路不易走,但亦很有趣味,如不用受朝九晚五的時間束縛、可隨意參觀不同的藝術展覽吸收各家所長;你更永遠不會知道結果,如甚麼時候或會否得到賞識等,正因如此,有著無限的未知數,讓藝術工作者充滿期待,每天朝著那遠大的目標去追,更不受年齡限制。」出道僅年多的劉兆聰就是被這種魅力吸引著,惟他認同畫家之路必須憑藉堅持不渝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走下去,因為香港藝術「氣候」雖不至於惡劣,一般畫廊是不敢貿然投放資源在新進畫家手上,怕他們不能持久,多會用上數以年計的時間去觀察新手的誠意。尤幸家人在事業上給予他很大的自由度,他決意隨心而行。
作為城市人,劉兆聰繪畫主題側重於自身與其生活環境,透過畫作,他以豪邁的筆觸記錄他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城市面貌。他的畢業作品正是他熟悉的成長之地-旺角。訪問期間多次表示不愛受束縛、喜歡自由的他,被問到作為城市畫家的使命時表示:「我不想因著使命感而局限自家的創作。」滿腔熱誠的劉兆聰自言會多以三數年時間看看成績,假若未獲認同,亦會繼續堅持創作,不會輕言放棄。
剛畢業年多的他已很懷念校園生活,熱愛它給予的自由空間、與導師亦師亦友的關係,他亦感恩浸大視覺藝術學院多樣性的教學制度,以及空間和資源上的支持,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創作媒介,從而選擇出自家所愛。他獨愛油畫的層次感,認為表達影像時更較攝影豐富。
雖然目前還未有與畫廊或機構的合作,但他仍然繼續創作,計劃參加不同的比賽及與友人自行舉辦展覽。
劉兆聰取了一個特別而且易記的英文名-Lonely,就如他的作品,別具一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