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校友鄧永安先生(工商管理)
今期《浸大訊》訪問了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長鄧永安校友,暢談他的營商經驗及帶領校友會發展的心得。
自稱「鄉下仔」的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長鄧永安是大埔原居民,土生土長,於大埔唸小學。之後,到了赤柱的聖士提反中學讀書,後經長輩建議,入讀當時的浸會書院的工商管理系。他笑言,在報讀浸會書院時,根本不知道浸會書院原來是一所高等學府,直至交了學費,閱讀資料,才知道四年後是可以「頭戴四方帽,身穿學士袍」的,可見當時的愚昧和無知!
鄧會長選擇攻讀商管,是因為家族都是經商的生意人。他最喜歡的科目是財務、市場推廣和創業。在浸會學院畢業後,鄧會長到了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攻讀碩士課程。他說:「當時的碩士課程很重視創業這一科,除了由最資深教授負責課程外,更經常邀請成功創業家來校講課。」
在七十年代中碩士課程畢業後,鄧會長回港從事金融服務,公事上需要經常探訪東南亞各地的公司客户,因而有機會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而客戶之中亦不乏成功創業家,給予鄧會長認識企業家奮鬥歷程和成功之道的機會,大開眼界之餘,亦豐富了從商的實戰經驗。
當其時,鄧會長工作之餘亦有作私人投資和投機。他說:「那時金價上落很大,查詢報價只能靠電話,於是觸發他以數字傳呼機報價的念頭,並發展成為一門金融資訊服務生意,開創先河。」
鄧會長現為美加百富財資有限公司主席,主要業務為投資亞洲有潛力的公司,讓公司的發展上軌道後,協助它們上市。
2011年,鄧會長接任為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長,矢志壯大校友網絡。事實上,短短兩年間,校友會的會員人數已由2011年的2,100人增加至2012年的3,300人,增幅達百分之五十七。話雖如此,鄧會長認為,相對於浸大校友的總數(約70,000人),校友會的會員人數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他說:「我們理事會的成員已經十分努力,希望力爭校友入會,以凝聚校友實力,支持大學發展。」除了擴大會員基礎外,鄧會長亦帶領校友會積極培訓領袖。他說:「我們在培訓領袖方面主要有兩大方向。首先,我們舉辦師友計劃,希望透過具豐富工作和人生經驗的校友,將浸大的學弟學妹帶到更高層次;校友會在過去兩年舉辦了很多工作坊,包括履歷撰寫、面試技巧、風險管理和職場之道等,為新畢業校友提供較實用的技巧培訓。第二,我們引進年輕校友加入理事會,希望在過程中能培育他們成為未來校友會的接班人。」
展望將來,除凝聚校友、支持母校之外,鄧會長希望帶領校友會與其他大學校友會有更緊密聯繫,在與教育和社會服務相關的事務上共同努力;作為開始的第一步,鄧會長已連絡其他七大院校校友會,準備籌組一個聯校校友品酒會,如果各校友會合作愉快,將來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擴展至其他活動和服務。
以品酒會作為聯校校友會合作平台並非是偶然的切入點,原來鄧會長閒時也喜歡品嚐佳餚美酒,並撰寫飲食評論。此外,他也喜歡看書,如唐詩宋詞散文等;之前亦有學習書法、陶藝和油畫,鄧會長稱,這是在不同範疇尋找生活意義,為人生多添姿彩。
最後,鄧會長勉勵年輕一輩,不要凡事計較。剛開展事業時應努力學習,他舉例說:留在公司多一小時,就相等於學習多一小時,對自己和公司都有利。他又指出,年輕人應勇於嘗試,爭取做一些未曾做過的事情,因為這是進步的原動力。最後,他鼓勵年輕人要擴展識見和視野,多好奇,常思考,提升自己的觸覺和內涵。
請按此加入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員。
受訪者檔案:
鄧永安校友為美加百富財資有限公司主席,現任香港浸會大學諮議會成員、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校友委員會委員及香港浸會大學校友會會長、香港資訊科技商會副會長及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