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HKBU   |   ENG     
  
 
2021年4月
 
自1956年成立以來,浸大已培育了逾131,000位畢業生,當中許多校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我們期望讓校友擴闊知識領域,因此發掘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校友,並邀請他們分享有關方面的知識。
 
鄧勇才校友分享射頻通訊及無線互聯網技術

鄧勇才 (工商管理) 校友是深圳市中龍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及創辦人,他於2005年創辦公司,深圳市中龍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射頻通訊模組、無線互聯網系列模組應用的方案及產品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

1. 請分別列出三項需要認識射頻通訊 (Radio frequency)及無線互聯網 (Wireless internet)的要點。

首先,其實射頻技術和無線互聯網是一脈相承,都是屬於無線通訊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概念。無線通訊是指「不需透過實體方式連接」的技術,不經由導體或纜線傳播進行的遠距離傳輸通訊,利用收音機、無線電等都可以進行的無線通訊。然而射頻技術和無線互聯網應用的渠道是有所不同,例如射頻技術可以連接智能家居、互聯網和感應器,而無線互聯網則用作傳遞訊息或聲音訊號等其他用途。

從技術層面來說,消費品產品的射頻主要集中在30M-6G,現在毫米波24G, 66G, 77G也開始被廣泛使用這個範圍內的震盪頻率,又稱無線電頻率。而無線互聯網其實是任何型式的無線電電腦網路,一般和電訊網絡連結在一起,不需電纜即可在節點之間相互連結。

從大眾層面來說,射頻通訊及無線互聯網已不知不覺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對我們來說它們只是個「專有名詞」來稱呼這兩種技術,但要理解其實不難,簡單的就如我們平時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藍牙,WIFI功能向智能家居的設備發出指令,這已經是射頻技術的日常應用之一。

2. 請簡述射頻通訊(Radio frequency)及無線互聯網(Wireless internet)技術的發展歷程。

20多年前,當我在一家香港公司工作時首次接觸到射頻技術,及後我開始發展相關事業,至今已有20多年的經驗,當中見證著射頻技術的急速發展。

射頻技術早在無線電報的年代已有相關的應用,隨後被應用於收音機,透過轉換頻率(頻段)來接收收音機的頻道,稍後再推及至電視及電腦的發展,通訊方面則應用於傳呼機及手提電話上。踏入二十一世紀,當無線互聯網技術漸趨成熟,更加快射頻技術發展的步伐,例如智能電話可以透過射頻技術發出及接收指令,操控各種裝置或產品。以至近年在國內普及的「智能家居」概念,也加速相關行業和技術的發展。

3. 請舉出無線通訊於生活應用的三個例子。

最日常應用的是智能電話(Smartphone)、路由器(Router)和藍牙耳機 (Bluetooth Headphone)。

要說專業方面的應用,現在中國內地正廣泛使用無線通訊技術以建立一些城市和地區的「遠程抄錶系統」,將用戶的水、電、煤氣的使用數據自動及準確地傳送至服務供應方,避免人為誤差。

此外,射頻技術亦應用於「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上,近年較為盛行的例子便是智能音響 (Smart Speaker)。它的優點在於用戶可以聲控發出指令,比起用戶透過智能電話或遙控器進行操作更為簡單和直接。

4. 你認為高新技術企業於未來十年的發展會是如何?

我相信高新技術企業將會迎來更大的推動和發展。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促進了人、城市及國家之間的交流,每間公司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以發展及鞏固他們在市場上的優勢。此外,隨著社會朝著發展成自動化社會的走向,政府對於高新技術企業在人才、政策及營商條件上會提供更多協助,我相信業界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會比過去的十年更一日千里。
 

鄧勇才校友
 
Back to The BUddy Post April 2021

主頁  |  香港浸會大學  |  支持浸大  |  更新個人資料  |  聯絡我們  |  訂閱  |  取消訂閱
與母校保持緊密連繫,立即讚好 「浸大校友」專頁
如欲暫停收取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的電郵訊息,敬請電郵至 alumni@hkbu.edu.hk.
© 2021 香港浸會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