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也許有人,為生存而跟現實搏鬥,但世上也有很多人,為夢想而跟生活拚勁。傳理電影系的馮校友是屬於後者。夢想當導演的他有點生不逢時,出道於港產片走下坡的90年代尾,畢業後在電影公司當副導演,卻發現劇本是戲劇的靈魂,如果不了解劇本,就會難在戲中表達,這樣會對日後當導演的路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他就決心去學做編劇。
要努力堅持下去
馮校友憶述當導演的路困難重重,眼見很多同期畢業的同學都轉行,但他仍然堅持,從不氣餒,因為他認為機會永遠是留給有耐心地努力工作和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幹的人。在TVB寫下劇集《創世紀》後,輾轉獲得周星馳賞識,參與《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美人魚》等電影編劇。 在2012年,他憑自編自導的電影《懸紅》獲提名金像獎新晉導演。 問到馮校友最喜歡哪個劇本,他說是《每當變幻時》,因為這部電影是從零開始創作,參與度比較高,而電影裡兩句點題的對白「浪漫,可以苦心經營;感動 ,來自生活點滴」也是出自馮校友的手筆。
電影製作藝術
馮校友的創作題材多元化,不會困於單一類型,涵蓋喜劇、愛情、動作等。無論任何題材,他都會重視人物的生活感,並以喜劇的筆觸去表達生活中的悲與喜。他認為喜劇劇本是最難構思,因為創作要跟演員配合,好的喜劇演員在演戲和說話都要有節奏感,才能發揮淋漓盡致。 而靈感往往從生活中發掘出來,所以要多想和多注意身邊發生的事情。
鼓勵年青一代
馮校友經常會回到母校跟師弟、師妹分享電影業的發展及當導演心路歷程,最近亦參與六月首播、慶祝母校六十周年的微電影製作,負責的單元名為《學生習作》,意指一群終身學習的浸大畢業生合力的習作,由黃翠如校友主演;並藉此跟一班年輕同學分享電影製作點滴,讓他們從中能學到一些電影製作知識。 馮校友現正忙於即將上映的音樂奇幻愛情電影《大樂師 • 為愛配樂》,這是一部破格的電影,由他自編自導,亦是改篇自他的第一部小說;電影由鄭中基先生及顏卓靈校友主演,金培達先生負責原創音樂。
馮校友鼓勵有志投身影視界的同學們要努力,對前路要樂觀,不要怕辛苦,有時間多看不同類型的電影,包括中、外電影,因為好的題材不會局限於個別地區, 最重要是學習和了解不同電影的風格,因為一部好電影會令任何國籍的觀眾投入和欣賞。馮校友一再強調劇本是戲的靈魂,有好的劇本才能拍出好電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