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
自1956年成立以來,浸大已培育了逾168,000位畢業生,當中許多校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就。我們期望讓校友擴闊知識領域,因此發掘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校友,並邀請他們分享有關方面的知識。
校友黃竣恒博士分享
善用音樂的力量 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

校友黃竣恒博士
校友黃竣恒博士 (音樂 – 表演/ 教育學) 在就讀本科時發現自己熱愛演奏小提琴,因而開展其音樂演奏事業。之後他在香港演藝學院進一步進修拉奏小提琴技巧,其後在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城分校 (UMKC) 分別取得音樂碩士和博士學位。
黃校友屢獲殊榮,他曾贏得香港浸會大學協奏曲比賽和UMKC協奏曲比賽。他以獨奏形式與多個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包括香港巴洛克室樂團、Pro Arte管弦樂團、深圳藝術學校愛樂管弦樂團及Kharkiv Philharmonic Orchestra (Ukraine)。除獨奏表演外,他亦曾擔任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肯特州立大學管弦樂團及UMKC管弦樂團等的首席小提琴手。
除了獨奏及管弦樂團演出,黃校友曾擔任堪薩斯城的NewEar現代音樂室樂團的小提琴手四年,並與當代古典作曲家如Jennifer Higdon、陳怡、周龍等合作。黃校友還與世界級的室內樂音樂家合作演出,包括Ida Kavafian、Yekwon Sunwoo,以及邁阿密四重奏和聖彼得堡四重奏的成員。
黃校友在美國擔任客席藝術家期間,曾在西伊利諾大學及海斯堡州立大學等多間大學進行表演及舉辦大師班。他於2024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院,任職博士後研究員並負責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 (JC Project MuSE) 項目。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旨在為弱勢小學生提供校本音樂及運動教育課程,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

作為浸大音樂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黃校友 (中) 積極參與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的教學、研究以及課程規劃等工作。
1. 請介紹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並描述浸大、以及您在此計劃中的角色。
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是一個免費、優質,專為香港低收入地區的小學生度身而設的音樂 (Mu) 和運動 (S) 教育 (E) 計劃。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透過提供優質的音樂及運動教育,為小學生提高他們的自我形象、社交技巧和改善心理健康,同時培養群體意識和歸屬感。
作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我在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中負責教學、研究及課程規劃。我會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和音樂家合作,開辦一個不僅富音樂元素,並且切合我們學生需要的課程。而我在表演與教育學方面的經驗讓我能夠為計劃帶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此外,我還參與評估此計劃對學童發展的影響,確保我們的教學方法能夠達成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的目標。
浸大為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的支持機構,在音樂教育方面提供資源和專業知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對社區參與和社會責任的承諾與此計劃目標完全一致,參與此計劃使我們能夠接觸更廣泛的受眾,並對這些學童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
2. 演奏與教學有什麽不同?作為一個表演者,您的經驗如何影響您在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的教學方法?
對音樂家而言,演奏與教學是兩個截然不同但又互有關聯的範疇。演奏一般關乎抒發個人感受、演奏技巧,以及通過音樂傳達情感的能力,這需要表演者對演奏的音樂有深入理解,以及與觀眾互動和連結的能力。相反,教學則側重於向他人傳授知識和技巧,這需要有耐心、清晰表達及靈活應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
作為表演者的經驗對我在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中的教學方法有著顯著的影響。因為我有參加不同比賽和音樂會的經驗,所以我了解在舞台上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這些體會讓我能夠為學童創造一個支持和鼓勵的環境,讓他們可以在無懼他人評價的環境下發掘自己的音樂才能。我們的團隊認為表演可以促進個人成長,所以在每個學期結束後,我們都鼓勵學童以小組表演形式分享他們的進步。我們的計劃旨在透過將表演元素融入課程中,藉此建立學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黃校友以往的表演經驗讓他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支持和鼓勵的學習環境。
3. 您如何將您學習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中?可否分享一些具體例子,說明音樂訓練如何正面影響您在該項目中接觸到的弱勢學童?
音樂訓練對弱勢學童生活產生正面影響的一個具體例子,便是透過協作而完成的團體活動。在課堂中,我們鼓勵學生以合奏的形式共同學習音樂或舞蹈,從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例如,在準備學期末表演時,學生需要互相聆聽彼此感受及支持彼此的成長。這種合作方式不但提升他們的音樂能力,還讓他們在彼此間建立長久的友誼及群體意識。
此外,我發現學生的自尊心和韌性有了顯著改善。很多學生的家庭背景複雜,而音樂便為他們提供一個正面的渠道宣泄情感。在最近一次合奏訓練中,一位平時害羞少言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擔任了領導角色,讓我們驚訝不已。這一刻展現了音樂的變革力量,它令這位學生能自信地表達自己及與同學互動。
總括而言,賽馬會樂動人生計劃是一個有意義的項目,它利用音樂的力量為弱勢學童帶來積極的改變。在浸大任職讓我能夠為這個計劃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我可以利用我以往作為表演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經驗,為學生締造一個環境以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透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及對全人發展的關注,我們冀望為這些學生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幫助他們透過音樂發掘自己的潛力和得到快樂。

黃校友觀察到音樂的力量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自尊心和韌性。